重叠往復生成的世界-李浩 The world of overlapping and reciprocating generation,-Li Hao

“在機械式重複的世界裡,

描繪虛幻裡的現實世界。”

李浩,1981年出生於台北,2012年畢業於法國巴黎E.F.E.T.高等攝影學院。作品常在歐洲與亞洲展出,包括了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英國倫敦薩默塞特宮、斯洛伐克布拉提斯拉瓦歐洲攝影中心、日本清里美術館、中國北京今日美術館、杭州浙江美術館……等。他在2013年贏得臺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攝影首獎、2014年獲得索尼世界攝影大賽專業組觀念攝影第二名、2015年獲選Top20中國新銳攝影獎。作品受荷蘭Huis Marseille攝影美術館、日本清里攝影美術館、臺灣美術館永久典藏。

” 在重複中思考差異 ”

攝影對於李浩而言不局限於紀錄現實的框架內,應多嘗試實驗攝影的可能性,因此李浩也成為了觀念攝影家,在他的作品中圍繞著「重複」的觀念去創作,他認為攝影是動態的擴張概念,拍攝的不只是一瞬間,而是行為過程的每一瞬間。

李浩的眼神極其深邃:「生命總是不斷重複。我們每天坐同樣的交通工具,同樣的時間到同樣的地方,做同樣的事情。這一切究竟為什麼?所有的重複有意義嗎?每個人的重複都一樣?其間,有沒有差異?」

於是,他想要以攝影創作描述人類生存的系統,就有了《重複的機制》,同時也無疑是對文明史、現代史的思索與重整。(文採訪 沈眠)

“每一次重叠,

都是上一次動作的記憶。”

李浩的作品《重複的機制》中,使用大量且相同的景象照片重疊,而創作的過程不是一次性的連拍,而是每天都在相同的時間,回到相同的位置,並以相同的構圖,限自己只按一次快門,一次次的累積在同一張底片上才形成此效果。

每一次重叠,都是上一次動作的記憶,不斷更迭,都會產生全新的記憶。

透過這些重複影像,也體現著人們每天都被動的符合這個機制的運作框架,在許多被規畫好的公共空間中不自覺的無限重複。

當我們生活在所有重複循環的場景、行爲時,這些存在日復一日重叠成我們的生活。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從這些“重複”當中尋找“差異”,尋找生活的不同,尋找生活真正的意義,反思自己每天重複的日常,進而鼓勵跨出差異性的一步。

圖文/臺灣濃園及網絡整合編輯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