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 | 制鹽技藝

“生活中的柴米油鹽,

亦是過去傳承的故事。”

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是老百姓家庭中的必需品。

食鹽不僅是人們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而且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成分。是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在其他工業部門和農牧漁業中也有廣泛用途。食鹽有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

人類最早是採集自然界存在的鹵水和鹽,包括地表天然鹵水和岩鹽及海濱窪地自然結晶的鹽,供給食用。其制鹽工業歷史悠久,在5000多年前,就開始刮取海濱鹹土,淋鹵煎鹽。其發展經歷了由原始手工生產、手工機械生產到機械化、現代化生產的過程。

水,是鹽池大鹽的搬運工,天上之水,黃河之水,地下之水,經年累月浸融匯聚山脈、坡地、平原的各種鹽類養分於寶盆之底;鹽池大鹽是太陽和風之子,多風的氣候利於湖水蒸發和大鹽的結晶。運城鹽池得天獨厚的地質、氣候、環境,為鹽池大鹽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天地之造化,自然之神功,造就了運城鹽池大鹽絕無僅有的優良品質和獨特功效。

近年來,由於現代化生產方式的引進和化工原料豐富,運城鹽湖傳統產鹽成本日益增高,逐漸失去了競爭優勢。在傳統的鹵水配製過程中,鹽工的直覺和經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技藝主要是以口傳心授和典型的以師帶徒的方式來傳承。傳承人的減少,使得這種手工技藝難以保護、傳承,現今只有少數老工人掌握。

圖文/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