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丁公園公廁設計 | 顛覆對普通公廁的既有印象

“讓環境美學,

被世界所看見。”

(圖來源:墾管處)

墾丁公園成立於1982年,位於臺灣島南端的恆春半島,範圍包括屏東縣恆春鎮、滿州鄉、車城鄉部分陸域及周邊海域,以墾丁里名之。園區的展示特色是石灰岩地形及珊瑚礁海蝕景觀,而它的鵝鑾鼻岬角則有–臺灣最南點之名勝景點。

“新型景觀形態形成,

打造小而美的建築。”

而為了滿足遊客“如廁”的的需求,墾丁公園建造了融合生態環境特色的兩座公廁——龍盤與白沙公廁。並且,獲得了2022年設計界奧斯卡之獎之稱的德國IF設計獎,處長林文和說:注入環境美學元素的公廁被世界看見,讓上公廁也成為一種享受。

這樣融合自然,低調而美的公廁是由建築師王重喬操刀,打破了公廁簡陋骯髒的既定印象,以順應周圍環境的靜謐,佇立于蔚藍的海邊,也成為了墾丁公園的當地景觀之一。

(圖來源:李易暹)

“融合自然環境,

思考設計方向。”

兩座公廁的位置分別位於恆春半島東邊的“龍盤”與西部的“白沙”公共停車場內,兩者的氣候條件大致相同,冬季迎著強勁的東北季風,夏季炎熱但伴有西南氣流帶來的水氣。

而為了順應這樣的氣候條件,王重喬創造遮陽設計,以低於南臺灣夏日艷陽,同時擴大公廁的開口,其一路從出入口的垂直方向延伸至接近天花的水平側向,並設置小面積天窗輔助,一方面能降低熱負荷、確保內外空氣流通,避免悶熱潮濕造成的不適感與異味,另一方面則為室內帶來充足採光。

而由於兩者都臨近海洋,龍盤可遠眺太平洋,白沙則臨巴士海峽,皆海景優美,於是建築師善用這個優勢,考量兩處周邊地景,發展出了兩種不同主題的設計。

(圖來源:李易暹)

“龍盤公廁”

位於龍盤草原之中,周圍是四周多為抗風、抗鹽的低矮植物,於是建築師以“岩縫”為靈感,讓公廁以水平、低矮的姿態展開,開口處用東方園林的手法——框景,捕捉黃昏夕陽。若從周邊的公路逐漸接近,就會看見建築物時而隱沒在草原間,時而若有似無地出現在海邊。

(圖來源:墾管處)

“白沙公廁”

白沙公廁背山面海,正面面對公路轉折處、背後緊鄰住宅,只要跨過公路即可抵達墾丁白沙灣,因此王重喬取「石粒」意象,打造如沙灘中兩顆白沙粒相互錯開的量體輪廓。

(圖來源:李易暹)

之後,建築師又考量到,入夜後遊客仍然有使用公廁的需求,因此燈光的設計一方面需要滿足夜間人工的光害,又要確保遊客夜晚使用公廁時的安全性,最終,選擇了“間接照明”的方案,利用內部墻面反射到天花板形成的間照亮度,搭配向內、向下的照明方式,讓建築物在夜幕低垂後仍具識別性,同時盡可能避免對夜間自然環境造成影響。

(圖來源:李易暹)

這樣的建築設計不僅顛覆了人們對於公廁髒亂的印象,更多的是將設計的可能發揮到了最大,將生活美學融入進自然,將美學附著於曾經對於公廁的刻板印象之中,也是我們在設計思維中需要不斷學習的。

圖文/網絡及臺灣濃園整合編輯

發表迴響

探索更多來自 的內容

立即訂閱即可持續閱讀,還能取得所有封存文章。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