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最初的味道,
帶進每一個時代。”

大稻埕不僅有從過去保存下來的風格建築,還有許多具有台灣風格的雜貨鋪及百年傳統老店,都與人們一起在時光的長廊裡行走。此次我們要介紹的就是已經在大稻埕保存多年的老店西餐廳,是許多生活在大稻埕附近一代代居民的回憶。
“波丽路餐廳的創立,
即是一個西餐時代的開始。”
波丽路餐廳位於台北市大同區,成立於日治時期1934年,在2006年被指定為台北的歷史建築。因此,他也是台灣現今僅存的、最具歷史感的西餐廳。
波丽路餐廳的創辦人廖水來,曾在日本人所開設的維特西餐廳學習,後來在1934年的時候受人鼓勵創立了波丽路餐廳,位於民生西路314號,以“鄉村咖喱飯“和“精緻西式套餐”聞名。後來在1976年又在民生西路308號開設了分店。

“將對音樂藝術的熱愛,
融入進空間中。”
這家遠近聞名的古典西餐廳,可謂是吸引了當時出生在大稻埕附近的有錢人家,三不五時就跑到波丽路餐廳,除此之外,一些臺灣前輩藝術家也經常去到波丽路餐廳。
因為餐廳的創辦人廖水來一直以來對於藝術、音樂的喜愛,因此也以法國作曲家拉威爾所寫的西班牙舞曲波丽路(BOLERO)為店名,且當年店內還經常透過可以自動翻面、有鑽石唱針的昂貴音響設備,播放波丽路。並且,廖先生也一生長期資助臺灣年輕本土畫家。這樣富有藝術文化特色的餐廳背景,吸引了大量藝文青年和文人雅士,在用餐的同時也享受著動人的旋律。

“美食美味,
獨家記憶。”
而要說到波丽路餐廳的特色餐點,多以西式料理、牛排為主。他們家的牛排還是臺灣第一家牛排館、第一個使用鐵盤盛裝牛排的店家,且附的沙拉及濃湯餐點分量也十分足夠。
口味上則是廖水來先生流傳至今的配方,並且每一代廚師都是一個接著一個做到退休,所以外面根本不會有第二家擁有相同的味道和配方,小從調料醬,濃湯,大到排餐的製作,都是獨家的特調。
波丽路的A套餐一直都是餐廳的熱門餐點,餐點內容包含雞尾酒、麵包、甜點、鮮果、咖啡或者飲料,牛排的味道則以黑胡椒為主,是醃製過後再做烤製。


雖然波丽路經過了近百年的歷史,但它存在的方式和大稻埕的風光一樣,並沒有隨著時代的更進而變得現代化,而是仍然保持最初的模樣,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出創新,讓人可以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感受空間訴說故事,並且把最初的味道帶進時間長河的每一次光陰中。
圖文/網絡及臺灣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