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思維,
讓藝術不為傳統行為準則所影響。”

袁順渝學畫時受俄羅斯影響,一直留存俄羅斯情結,受影響最大的是風景畫家列維坦.庫因之,從那時至今仍如斯,不單是因為技法,還有情懷。八十年代後才逐漸瞭解到更多畫家,喜歡上了日本的東山魁夷,純粹、沈靜,可以觸摸到心靈。
Bohemian定義為「一個具有藝術或思維傾向的人,他們生活和行動都不受傳統行為準則的影響」。波西米亞人這個詞被用來指稱那些希望過著非傳統生活風格的一群藝術家、作家與任何對傳統不抱持幻想的人。
而提到波西米亞人,又會讓人想到歌劇《波希米亞人》又名《藝術家的生涯》。不能對號入座,而袁順渝老師的微信名字就是波西米亞人。他說,他喜歡遊牧民族的生活姿態。
“再次提筆,
重拾繪畫的記憶。”
袁順渝擱筆三十年,一零年到濃園才重又拾筆,算是回歸吧。
東山魁夷的風景畫以西方寫實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調之美,善於表現未經現代文明污染的純潔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時增強空間感,在裝飾性中抒情寓意,格調高雅藴藉,充滿詩情哲理,透著淡淡的傷感。
東山魁夷說過,我喜歡描繪的並不是人跡未到的景觀,而多是隨處散髮人間氣息的地方。但是,在我的風景中可以說幾乎不出現人。其理由在於,我所描繪的是作為人心象徵的風景,風景本身述說著人心,沒有對人的感動,也就不會有對自然的感動。
這段話放在袁老師的身上,也一樣適用。他和東山魁夷雖然素未蒙面,但是在藝術上追求的意境卻非常接近。
(作品依次為:《春天的薄暮》/《倒影》/《秋陽弄光影》)
袁順渝專擅油畫風景,數十年的人生沈澱轉換出獨特的審美與意境,用真誠的心靈再現至美的大自然,不求技巧,但取真淳,通過畫筆對大自然的表現,再現心靈的棲泊地,精神的家園。
我認可袁順渝老師說的,現在的他們是屬於創作的黃金期,因為不再為生存及生活瑣事所牽絆,可以完完全全的沈浸在藝術創作的世界里。不加入任何繪畫協會,他甘願做一名自由畫家。
袁順渝和齊建霞,兩位藝術伉儷,彼此成為了最懂對方的人。因為懂,一直相守到老。就這樣,一輩子。
圖文/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