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廟口美食,
認識一座小城。”

慈祐宮,是新莊廟街最大的媽祖廟,平常除了人來人往祈福祭拜的人,還有在傍晚時分開始營業的小攤,在冒著熱氣的香味裏,結束忙碌的一天。
今天的文章,我們將會介紹,位於慈祐宮附近最負盛名的兩個美食——潤餅卷、鹹光餅。

“守護30年飄香,
廟口前的無名潤餅小攤。”
潤餅,是因應古代時,一個叫做“寒食節”的節慶,在現代,已經很少聽到了。而在那是,“寒食節”也叫“禁火節”,由於不能生火,於是人們會用麵餅將先前準備好的食材包起來享用,久而久之,便成爲了習慣。
而這附近最出名的潤餅捲,莫過於慈祐宮前的這家,已香味飄香近30餘年,是新莊市民以及信徒們的最愛。
每天,下午四點鐘剛開始營業,小攤前就已經人滿爲患,大家都不厭其煩的等待著,只爲吃上一口熱騰騰的潤餅捲。

這裡的潤餅,有著有彈性的麵皮,以及在製作前會先在麵皮上刷些許醬汁,再加入蛋黃酥、紅燒肉和高麗菜,以及清脆的豆芽菜,最後的精髓就是香氣十足的花生粉。這樣的小吃,已經成爲了台灣新莊人的傳統美味。



“守護百年飄香,
繼承著文化信仰的傳統糕點。”
鹹光餅又稱繼光餅,相傳明朝大將軍戚繼光於清剝閩、浙一代的倭寇時,為縮短軍隊的用餐時間而所發明的簡便食物,士兵可以用繩子將餅串成一串,掛在脖子上,以便在行軍時食用。

我們今天來到的是位於新莊廟街的老店——老順香糕餅店,於1870年創立,已經在台灣存在百年。
剛走進店鋪,就看到店門口琳琅滿目的糕餅,而賣的最好的,就是最出名的“鹹光餅”。雖然,它以“餅”字做結尾,但其實是麵包類的食物,吃起來清爽可口,微甜中還帶著點鹹味。
而鹹光餅,也是每年新莊大拜拜的必備食物,會沿街發送鹹光餅給圍觀的群眾,期待保佑大家平安長壽,同時,也會供信徒們祈福還願。可謂是新莊這一帶具有代表性的廟宇傳統文化之一。


“美食是文化傳承的載體,
是人們生活的總和。”
慈祐宮附近的美食小吃不僅有這些,還有許多當地人才瞭解的口袋名單,它們的存在不僅僅是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同時也是伴隨著人們一同傳承記憶,代表某一樣信仰文化的存在。是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該地區人民生活特色的展現。
圖文/臺灣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