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想在平庸的生活擁抱你-梅十方 I want to hug you in a mediocre life Mei Shifang

“平凡的腳步,

也可以走完偉大的行程。”

對學國畫出生的梅十方而言,繪畫的轉型,是非常重要而又有難度的。起初,他並沒有太多的企圖心。但後來選擇了當一名美術老師,過著平凡人生,他又覺得無法完全滋養他的心靈。

“人生的轉折點,

平凡生活的一道光。”

而一切的轉折的開始,是從梅十方2004年辭職來到成都。

2014年,「偏見·傲慢」梅十方藝術個展舉辦了。那時,老師的作品中有意而為的制服化形象、紅鼻子的特徵,成為他的繪畫符號。

而從2016年,個展「我們人很多」開始,他在畫面中除了有人物外,還增加了更多大自然的元素,如雲、樹、花。

這兩年間,梅十方老師為了搞清楚繪畫思路,一直待在畫室里,很少畫畫,專於研究,一條一條去梳理藝術與自己的關係,和社會的關係、生產的關係、價格的關係以及影響力的關係。

最終,梅十方老師總結出一個規律,一個藝術家的作品真正值得收藏最重要的一點是藝術家有沒有貢獻,對於社會發展或文化貢獻。

“用畫筆為時代發聲

為時代繪色。”

當下的時機,雖市場沒有那麼繁榮,但卻是一個可以醖釀精品的時代。

現在的梅十方老師已經沒那麼熱衷釣魚了。他的興趣點在轉移,他現在更喜歡和更多氣息相投的人交流,啓發創作靈感,繪畫應該為時代發聲,為時代繪色,才能進入殿堂。

在採訪的過程中,個人更偏向喜歡「偏見·傲慢」那個時間段的作品。雖然彷彿直白,但浮世風情中晦澀的黑色幽默卻過目難忘。那種老百姓的所謂「廉價幸福感」也是動情而日常的。

(作品依次為:《草原上有很多花》系列/《花海》系列)

如果拿梅十方作品與上世紀末紅極一時的「玩世現實主義」藝術作一番比較的話,其作品呈現出的黑色幽默使其形成了他個人風格。他作品中灰色的形象捨去了外部張揚,更加平易近人,在與觀眾對話交流中更容易勾起他們對現實的無奈、苦澀、生存感或基本的幸福感覺,不知不覺中開始審視社會文化更高層面的問題。

——《梅十方其人其畫》華盛頓豪爾德學院藝術學 教授甘一飛

(作品依次為:《氣球》/《雲》系列)

圖文/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