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藝·茶館 | 從一碗蓋碗茶賞成都之人文

“成都的茶文化,

成都的慢生活。”

茶館,特別是還保留著喝蓋碗茶的茶館,是瞭解成都文化最好的地方,也是成都休閒文化的典型代表:不管你是腰纏萬貫的大老闆,還是送快遞的小哥或剛剛的下崗職工,大家都是茶客,都在與世無爭地曬著同一個太陽,嗑著瓜子,看八卦報紙,擺閒龍門陣,掏耳朵 ……

這份茶的文化情懷,也深深融入成都人的生活方方面面,以及一些文創產業的發展也依附著這份雅緻茶文化。

“天藝茶館,

天然氧吧。”

天藝茶館位於成都市武侯區武侯大道三河段20號的天藝濃園藝術博覽園B區天藝村之內。天藝村是人和藝境、自然天成的城南天然氧吧,村中奇樹成蔭,花香滿徑。

漫步左邊幽靜的長廊,紅、黃、黑相間的木柵欄輔以上下18條鋼絲繩一字排開,三色木條之間又以變異的樓梯造型有序排列,凸顯出了設計者以鋼琴音樂元素和藝術生活元素相融合的美感。木柵欄外數株高大的懸鈴木枝繁葉茂,不知疲倦的蟬蟲大聲吟唱,歡樂嬉戲的鳥類清脆啼鳴,更顯幽靜、陰涼、暢快。

樹下的假山、木雕藝術品以及竹椅竹桌,無不滲透出老成都愜意的茶文化休閒氣息。

“將茶文化融入園區設計,

獨顯簡樸中的雅緻情懷。”

走過天緣廳的門楣就是天喜廳。

天喜廳是天藝茶館的「服務大廳」,「茶香人常品,花馨蝶自來」「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兩副對聯訴說著歷史悠久、悠閒自得的茶文化精髓,尤以後一聯趣味盎然——此聯源自唐代詩人陸羽的《茶經》,意思是「此茶具有花上甘露的香味,而沏茶的水用的是石中的泉水」,原對聯橫批是「此甘露也」,簡樸中蘊含雅致情懷。

天緣廳老式灶台模型的收銀台上,老式銅水壺煥發出金黃的色彩;陳列的浮雕門神木版畫、青花蓋瓦茶杯、古串珠飾物傳遞既古樸又清新的氛圍。

臨街內門的對聯“濃淡君自品,冷暖吾先知”滲透出樸實的哲理和茶味的意趣;外門集句鄭板橋詩詞的對聯“汲來江水烹新茗,買盡青山當畫屏”,抒寫著品茗的浪漫情懷和豪邁胸襟。而這道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藝茶館大門。

“留下一杯茶,

留下一份真情。”

成都的茶館還有一個極富人情味的老規矩,即:茶客離座時,只要給老闆或堂倌打聲招呼說:“待會兒還要來”,那麼,茶館方靣肯定會為顧主留茶留座,而方才喝過的那碗茶,仍屬有效。斷不至於下櫃不認,人走茶涼……

圖文/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