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擁抱者王亞非 Embracer of nature Wang Yafei

“成都濃園,

藝術家們的靈感揮灑所。”

每一位藝術家的採訪,我們都會花較長的時間去瞭解他們的人生經歷、創作作品及藝術思想,雖然部分藝術家是第一次見面,但在見到他們的時卻一點也不陌生,透過他們的作品與文稿,彷彿已經是神交許久的好友。

而此次要跟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深愛著土地之美,擁有無怨無悔忘我情懷的藝術家—王亞非老師。

“深入自然與生活,

才能讓作品更有深度。”

在採訪前整理資料的時候,亞非老師的一張照片給我印象很深刻,那是他大西北地區繪畫寫生旅程的印記。

他說:「繪畫寫生旅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藝術家只有深入大自然,深入生活,用靈魂去感悟大自然的美,才會心靈潔淨,作品才會有深度。否則我們成天無病呻吟,裝神弄鬼,滿身銅臭,欺騙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繪畫藝術沒有捷徑可走,唯有踏踏實實的向大自然學習,向歷代大師學習,用心去感受我們所處的空間和周邊的人與事物,我們的作品才會有獨特的語言和所謂的風格。」

亞非老師還會不時的在社群上,分享他的一些生活和創作。對於拍攝團隊的粉絲來說,是一種福利,彷彿離自己的偶像更近了一些。

坐在亞非老師的工作室里,開啓我們最初的話題是從去年的“無問西東,擁抱自然,王亞非油畫藝術展”說起的。這場展覽是在北京的人美美術館舉行的。亞非老師的態度很謙虛,他直言到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其實,這次畫展成果斐然。

圖中為胡西非老師

在採訪過程中,我們還恰逢了王亞非老師在大學期間的繪畫老師胡西非老師到訪,在其畫室進行創作。他們的關係亦師亦友,互相欣賞互相交流,融洽而令人嚮往這樣的「親密戰友關係」。

(作品依次為:悉尼/紅土地/西藏)

“在我們所生活的時代,

熠熠生輝。”

亞非老師:所謂當代藝術以反傳統為旗號,其本身就是虛偽的。我們需要的是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藝術家所生活的時代,去創作我們這個時代情感的藝術作品。放棄過去的生活,選擇做一個畫家,不意味著任何事,我之所以要成為畫家,是因為想要自由,不想每天坐辦公室,不想每晚必須去應酬。甚至,我有興趣的不是畫出多麼了不起的作品,而是依靠畫畫而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我在繪畫中尋找多年,尋找藝術中的最高境界—氣韻生動。所謂「氣韻生動」,我以為就一個字—活。換句話說,好的繪畫作品是「活的」,光、影、線、色、空間等都是「活」的。

圖文/成都濃園國際藝術村

發表迴響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