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林立新莊港,
市肆聚千家燈火。”

廟宇在臺灣的數量比超商還多,而在新北市新莊區的新莊廟街上,就有不少廟宇建立於此,是因為新莊地區在清代時曾為北台灣最重要的河港之一,當時有許多船隻往返新莊港,而商家也都聚集於此,故有「千帆林立新莊港,市肆聚千家燈火」來形容當時的新莊地區。
新莊慈祐宮原名為新莊天后宮,主要供俸的是媽祖娘娘(湄洲媽),新莊慈祐宮興建於1729年,但於1748年遭遇大火,之後耗時5年重新修整,並改名為新莊慈祐宮,也因為當時的大火,在開山殿後方開闢了池塘,作為預防火災、救火的用途,而過去的新莊街的北方相當遼闊,可看見遠方的觀音山景,池塘中也倒映著觀音山影,故被稱為「倒照觀音」、「美人照鏡」,是過去新莊八景之一。


“不論廟宇與住宅,
裝飾風格都是古建築重要的一部分。”
新莊慈祐宮的正殿與拜殿大木結構屬於潮州風格,正殿前的屋頂是三脊式硬山燕尾翹脊,正殿內木架色彩樸實;而後殿的開山殿屋頂則採用簡單的硬山式屋頂,後殿內木架則以鮮豔、細緻的彩繪呈現。


“廟宇的文化氣息,
已經融入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現今的新莊慈祐宮,依然香火鼎盛,而過去的廟街於入夜後搖身一變,成了新莊夜市,而在2014年於附近興建了新月橋,也為新莊廟街帶來了許多新的人潮。
而新莊除了有許多廟宇外,新莊大拜拜也是每年新莊地區最盛大的廟宇活動,在整個活動中會途經新莊地區大大小小的廟宇,當然少不了新莊廟街,而在新莊廟街上的店家也都相當積極的響應此活動,在途中會發放傳統美食鹹光餅,而新莊廟街也因是過去的港口通商聚集地,故也發展出販賣象徵平安的鹹光餅店家,之後文章也會向大家詳細介紹新莊廟街美食。


“用信念點起的香火,
接續著燃燒人們心中的期盼。”
廟宇給人們帶來了許多的安心與期盼,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依然是人們寄託信念的聖所,而廟宇所留存的不僅僅只是建築或是實際的物件,更多的是過去的習俗習慣與人文文化,使傳統能持續延續、傳承。
圖/台灣濃園及網絡
文/台灣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