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漢字博大精深,
兩岸文化血濃於水。”
海內外網友參與熱情高漲,總投票數達16080395人次,再創歷年來的新高。历年来的新高。


12月9日
2021海峽兩岸年度漢字在臺北揭曉,“難”字以1136697票當選2021海峽兩岸年度漢字,真實傳達了海峽兩岸民眾對2021年的共同感受。
從2008年開始,在兩岸媒體、社會各界和民眾的積極推動和廣泛參與下,已經先後評出了「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悶」等。13個兩岸年度漢字,每一年都在海內外引發極高的關注。
而這次2021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自11月初啟動以來,吸引了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臺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新黨榮譽主席郁慕明等兩岸有代表性的知名人士參與,推薦產生了36個候選年度漢字。


”兩岸民衆,
共參盛典。“
兩岸民眾通過新浪網、新浪微博、ZAKER、臺灣中時新聞網等網路和社交媒體的票選通道,經過兩輪投票,最終由廈門市榮譽市民、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潘維廉推薦的“難”字高票獲選。
在兩岸嘉賓及媒體記者共同見證下,臺灣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在旺旺中時大廈現場揭曉今年的兩岸年度漢字,臺灣書法家們隨後現場揮毫潑墨,在長卷上共同書寫代表2021年的兩岸年度漢字“難”。

廈門市海滄區文聯主席陳意安代表主辦方在視頻致辭中表示:
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兩岸同胞血濃於水。海滄正在更高起點上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一流灣區,近年來始終著力構建兩岸合作交流的活躍平臺,特別是在民間交流、文化交流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索。以此為契機,進一步緊密攜手海峽兩岸各界人士,繼續共同辦好漢字節活動,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進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盡一份力。

”不畏艱險,
知難而進。“
一個“難”字,道出了兩岸人民對2021年最直觀的感受。
一個“難”字,意涵豐富,又孕育著冬去春來生生不息的潛能。褒貶之間,氣象萬千,俯仰天地,世事滄桑。
2021,確實挺難。新冠疫情,糾結反覆。
2021,確實挺難。人類進入風險社會,各種黑天鵝事件對民生經濟帶來強烈挑戰。
2021,確實挺難。中美關係,大國競爭;兩岸關係,堅冰難破……但幸運的是,蘊含著老祖宗智慧的漢字總能帶給我們希望,攻堅克難,是流淌在兩岸中國人血液裡不變的基因;多難興邦,是鐫刻在中華民族史書上顛撲不破的真理。



圖/臺灣濃園